const characterIntro = { yuanhuan: "袁涣,字曜卿,陈郡扶乐(今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人。东汉末年官员,出身陈郡袁氏,为东汉司徒袁滂之子。袁涣早年曾任郡功曹,后被公府征辟,相继被举为高第、秀才。汉末战乱时,袁涣流寓江淮一带,初为袁术所用,后投吕布。建安三年(198年),曹操率兵剿灭了吕布,袁涣又转投曹操,拜沛南部都尉,后又任谏议大夫、郎中令等职,在任上尽心尽责,以敢谏直言称名。袁涣恕思而后行,外表温柔而内心能断,处危难则勇气极大。汉末三国时期,唯有程昱、曹仁、袁涣三人被评价为勇冠贲育。", qiaogong: "桥公,亦作“乔公”,名字不详,是中国汉末三国时期的长者,江东二乔的父亲,三国时期庐江郡皖县(今安徽潜山)人,中国长篇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称之为“乔国老”。", liuzhang: "刘璋(生卒年不详),字季玉,江夏竟陵(今湖北省天门市)人。东汉末年宗室、军阀,益州牧刘焉幼子,在父亲刘焉死后继任益州牧。刘璋为人懦弱多疑。汉中张鲁骄纵,不听刘璋号令,于是刘璋杀张鲁母弟,双方成为仇敌,刘璋派庞羲攻击张鲁,战败。后益州内乱,平定后,又有曹操将前来袭击的消息。在内外交逼之下,刘璋听信手下张松、法正之言,迎接刘备入益州,想借刘备之力,抵抗曹操。不料此举乃引狼入室,刘备反手攻击刘璋,又有法正为内应,进至成都。成都吏民都想抵抗刘备,但刘璋为百姓计而开城出降,群下莫不流涕。刘备占据成都后,刘璋以振威将军的身份被迁往荆州居住,关羽失荆州后,刘璋归属东吴,被孙权任命为益州牧,不久后去世,卒年不详。", zhangzhongjing: "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 xiangchong: "向宠(?~240年),左将军向朗之侄,蜀汉重要将领。具有谦和公允的性格品行,对军事通晓畅达,被汉昭烈帝刘备称赞。刘备时,历任牙门将(类似于主将帐下的偏将),诸葛亮北伐时,以向宠为中领军,封都亭侯。诸葛亮北行汉中前,特意在《出师表》中向刘禅推荐向宠。延熙三年(公元240年),南征汉嘉(今四川省雅安市)蛮夷时,遇害,尸体被其部下夺回,送回成都安葬。", caizhenji: "蔡贞姬,生卒年不详,汉末大儒蔡邕之女。其父蔡邕精于天文数理,妙解音律,是曹操的挚友和老师。生在书香门第的家庭的蔡贞姬,自小耳濡目染,精通书法与音律。后来,其父为避宦竖迫害,便随父亲来泰山依付羊衜一族,在羊衜的元配孔氏死后,便在父亲的做主下与之成亲。夫妻二人婚后生有两子一女:羊承、羊徽瑜、羊祜。在与羊衜成亲之前,羊衜和孔氏生有一子羊发。后来羊发、羊承同时生病,蔡贞姬知道不能两全,就专心照顾羊发,最后羊发痊愈,羊承病死。", zhouchu: "周处(236—297年),字子隐,吴郡阳羡(今江苏宜兴)人。西晋大臣、将领,东吴鄱阳太守周鲂之子。少时纵情肆欲,为祸乡里。后来改过自新,拜访名人陆机和陆云,浪子回头,发奋读书,留下“周处除三害”的传说,拜东观左丞,迁无难都督,功业胜过父亲。吴国灭亡后,出仕西晋,拜新平太守,转广汉太守,治境有方。入为散骑常侍,迁御史中丞,刚正不阿。得罪梁孝王司马肜。元康七年,出任建威将军,前往关中,讨伐氐羌齐万年叛乱,遇害于沙场。追赠平西将军,谥号为孝。", wangfuzhaolei: "王甫(?—222年),字国山,广汉郪(今四川三台县)人,三国时期蜀汉重臣。刘璋时,为益州书佐,之后归降刘备,先后担任绵竹令、荆州议曹从事,并在夷陵之战中阵亡。其子王祐,官至尚书右选郎。赵累,蜀汉大将关羽部下都督。后来吴将吕蒙袭取荆州,赵累被吴将潘璋等在临沮擒获。", wangling: "王淩(172年~251年6月15日),字彦云,太原郡祁县(今山西省祁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东汉司徒王允之侄。王淩出身太原王氏祁县房。举孝廉出身,授发干县令,迁中山太守。颇有政绩,迁司空(曹操)掾属。魏文帝曹丕即位,拜散骑常侍、兖州刺史。参加洞口之战,跟从张辽击败吴将吕范,加号建武将军,封宜城亭侯。太和二年(228年),王淩参与石亭之战,跟从曹休征伐东吴,力挽狂澜,历任扬豫二州刺史,治境有方。齐王曹芳继位,拜征东将军,联合孙礼击败吴将全琮,进封南乡侯,授车骑将军、仪同三司,正始九年(248年),代高柔为司空。嘉平元年(249年),代蒋济为太尉。嘉平三年(251年),不满太傅司马懿专擅朝政,联合兖州刺史令狐愚谋立楚王曹彪为帝,事泄自尽,时年八十岁,夷灭三族。", wujing: "吴景,本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后迁居吴郡钱塘(今浙江杭州),孙坚妻子吴夫人(武烈皇后)之弟,孙策和孙权的舅舅,东汉末年将领。吴景因追随孙坚征伐有功,被任命为骑都尉。袁术上表举荐吴景兼任丹杨太守,讨伐前任太守周昕,占据丹杨。后遭扬州刺史刘繇逼迫,再度依附袁术,袁术任用他为督军中郎将,与孙贲共同进击樊能等人。又在秣陵攻打笮融、薛礼。袁术与刘备争夺徐州时,任吴景为广陵太守。建安二年(197年),吴景放弃广陵东归孙策,孙策任他为丹杨太守。朝廷使者吴景为扬武将军,郡守之职照旧。建安八年(203年),吴景死于任上。", feiyi: "费祎(?~253年2月),字文伟,江夏鄳县(今河南省罗山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名臣,与诸葛亮、蒋琬、董允并称为蜀汉四相。深得诸葛亮器重,屡次出使东吴,孙权、诸葛恪、羊茞等人以辞锋刁难,而费祎据理以答,辞义兼备,始终不为所屈。孙权非常惊异于他的才能,加以礼遇。北伐时为中护军,又转为司马。当时魏延与杨仪不和,经常争论,费祎常为二人谏喻,两相匡护,以尽其用。诸葛亮死后,初为后军师,再为尚书令,官至大将军,封成乡侯。费祎主政时,与姜维北伐的主张相左,执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为蜀汉的发展尽心竭力。费祎性格谦恭真诚,颇为廉洁,家无余财。后为魏降将郭循(一作郭脩)行刺身死。葬于今广元市昭化古城城西。", luotong: "骆统(193年-228年),字公绪。会稽郡乌伤县(今浙江义乌)人。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吴国将领、学者,陈国相骆俊之子。骆统二十岁时已任乌程国相,任内有政绩,使得国中民户过万。又迁为功曹,行骑都尉。曾劝孙权尊贤纳士,省役息民。后出任为建忠中郎将。将军凌统逝世后,统领其部曲。因战功迁偏将军,封新阳亭侯,任濡须督。黄武七年(228年),骆统去世,年仅三十六岁。有集十卷,今已佚。", }; export default characterInt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