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03 18:19:41 +00:00
|
|
|
|
const characterIntro = {
|
2024-05-27 14:32:57 +00:00
|
|
|
|
liqueguosi: "请分别查看「李傕」和「郭汜」的武将介绍。",
|
2024-05-03 18:19:41 +00:00
|
|
|
|
tangji: "唐姬,会稽太守唐瑁女,弘农怀王刘辩的妃子。刘辩死后,唐姬回归故里,因节烈不愿改嫁他人,后被汉献帝下诏封为弘农王妃。",
|
|
|
|
|
lijue: "李傕(一说“傕”读音“què”)(?—198年),字稚然。北地郡泥阳县(今陕西省耀县)人,汉末群雄之一。东汉末年汉献帝时的军阀、权臣,官至大司马、车骑将军、开府、领司隶校尉、假节。<br>李傕本为董卓部将,后被董卓的女婿牛辅派遣至中牟与朱儁交战,大破朱儁,进而至陈留、颍川等地劫掠。初平三年(192年)董卓和牛辅被杀后,李傕归无所依,于是采用贾诩之谋,伙同郭汜、张济、樊稠等原董卓部曲将攻向长安。击败吕布,杀死王允等人,占领长安,把持朝廷大权。后诸将不和,李傕在会议上杀死了樊稠,又与郭汜分别劫持了汉献帝和众臣,相互交战,张济率兵赶来和解,于是二人罢兵,李傕出屯池阳黄白城,郭汜、张济等人随汉献帝东归前往弘农。<br>后来,李傕、郭汜、张济反悔,联合起来追击汉献帝,与杨奉、董承等人几番交战。汉献帝一路逃亡,狼狈不堪,到达安邑,与李傕等人讲和。不久,汉献帝被曹操迎往许都。建安三年(198年),曹操派谒者仆射裴茂召集关西诸将段煨等人征讨李傕,灭其三族。",
|
|
|
|
|
zhangji: "张济(?-196年),武威郡祖厉县(今甘肃靖远东南)人。东汉末年割据军阀之一。 张济原为董卓部将,董卓被诛杀后,张济与李傕一同率军攻破长安,任中郎将。不久,升任镇东将军,封平阳侯,出屯弘农。献帝东迁时,张济升任骠骑将军,率军护卫献帝,后来因与董承等人有矛盾,便与李傕、郭汜一同追赶献帝。 建安元年(196年),张济因军队缺粮而进攻穰城,中流矢而死。死后,部队由侄儿张绣接管。",
|
|
|
|
|
guosi: "郭汜(?-197年),又名郭多,凉州张掖(今甘肃张掖西北)人,东汉末年将领、军阀,献帝时权臣。原为董卓部下。董卓被杀后,凉州众将归无所依,于是采用贾诩之谋,联兵将攻向长安,击败吕布,杀死王允等人,占领长安,把持朝廷大权。几年后,郭汜被部将伍习杀死。",
|
|
|
|
|
fanchou: "樊稠(?—195年),凉州金城(治今甘肃永靖西北)人。东汉末年军阀、将领。官至右将军,封万年侯。 原为董卓部将,董卓死后,伙同李傕、郭汜、张济等人合众十余万反扑长安,败吕布、杀王允,把持朝政。后马腾因与李傕有隙,于是联合韩遂举兵进攻,李傕派樊稠、郭汜等与其交战,大败马腾、韩遂于长平观下。樊稠追至陈仓,与韩遂友好罢兵,却遭李傕猜疑。兴平二年(195年),李傕让外甥骑都尉胡封在会议上将樊稠刺死(一说趁醉用杖击杀)。",
|
|
|
|
|
lvkai: "吕凯(?―225年),字季平,永昌郡不韦县(今云南保山东北)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初任永昌郡五官掾功曹。章武三年(223年),建宁太守雍闿反叛,投降吴国,吴国任雍闿为永昌太守,吕凯闭境抗拒雍闿。建兴三年(225年),丞相诸葛亮南征,表奏吕凯功劳,任命他为云南太守,封阳迁亭侯。吕凯还未上任,便被叛乱的少数民族杀害。",
|
|
|
|
|
zhanggong: "张恭(生卒年不详),三国时期魏国大臣,与子张就一同闻名于西域。官至西域戊己校尉、关内侯,赠执金吾。初为敦煌郡功曹。东汉末河西大乱,太守马艾卒官,他被众人推为代理长史,遂派儿子张就请曹操委任太守,直至新太守到任。魏文帝时拜西域戊己校尉。魏明帝时去世。",
|
|
|
|
|
weiwenzhugezhi: "卫温 (?—231年),三国时期东吴将领,曾任将军职。诸葛直(?—231年),三国时期东吴将领。黄龙二年(230年)正月,孙权派卫温、诸葛直带领上万士兵出海寻找夷洲、亶洲,想要俘获那里的民众以充实东吴的人口,陆逊和全琮都谏言反对,孙权不听。230年和卫温一起登上台湾(当时的台湾叫做夷洲),他们是中国历史上记载的最早登陆台湾的人。卫温和诸葛直花费了约一年时间行军,士兵们因为疾病死去了十分之八到十分之九,因为亶洲太过遥远,卫温和诸葛直最终没能到达那里,只带了几千名夷洲的人返回。黄龙三年(231年),孙权认为诸葛直违背诏令,劳财伤民,无功而返,和卫温一同入狱被处死。",
|
|
|
|
|
xurong: "徐荣(?-192年),玄菟人(一说为辽东襄平人,《公孙度传》中说公孙度本辽东襄平人,迁居玄菟,为同郡徐荣所举,任辽东太守。同郡当是同“玄菟”郡),东汉末年将领。本为中郎将,曾向董卓推举同郡出身的公孙度出任辽东太守。于汴水之战中击败曹操的独立追击军,以及在梁东之战中击败孙坚的部队。在董卓死后,受司徒王允的命令与李傕、郭汜交战,因部将胡珍投降,寡不敌众,于新丰之战被击败,战死在乱军之中。",
|
|
|
|
|
zhangqiying: "张琪瑛(196年-217年),字不详(或琪瑛为字,名不详),祖籍沛国丰县(今江苏省丰县)。她的曾祖父张陵是西汉留侯张良的十一世孙、天师道(五斗米道)教祖,她的父亲是东汉末年割据汉中的军阀张鲁。张琪瑛继承家说,是五斗米教的传人。",
|
|
|
|
|
beimihu: "卑弥呼(ひみこ,约159年-约249年,有的史书也写成“俾弥呼”)是日本弥生时代邪马台国(今日本本州近畿地区)的女王,在《三国志·魏书·倭人传》中有关于她的记载。关于她的真实身份一直众说纷纭,是个极具神秘色彩的古代女性统治者。亦是日本古代宗教鬼道教的发源者。",
|
|
|
|
|
liuqi: "刘琦(?-209年)。兖州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两城镇)人。荆州牧刘表的长子、谏议大夫刘琮兄。官至荆州刺史。建安十四年(209年)病逝。",
|
|
|
|
|
tangzi: "唐咨(生卒年不详),三国时魏利城(今江苏赣榆西)人。魏文帝黄初中利城郡反,推唐咨为主。后为魏军击破,遂亡至吴,官至左将军,封侯、持节。后助诸葛诞拒魏,兵败被俘。为安抚吴国军民,魏主拜唐咨为安远将军。",
|
|
|
|
|
huangquan: "黄权(?-240年),字公衡。巴西郡阆中县(今四川阆中)人。三国时期蜀汉、曹魏将领。<br>黄权年轻时为郡吏,后被益州牧刘璋召为主簿。曾劝谏刘璋不要迎接刘备,因而被外放为广汉县长。刘璋败,才降刘备,被拜为偏将军。建计取汉中,拜护军。刘备为汉中王,仍领益州牧,以黄权为治中从事。及刘备称帝,将伐吴,黄权劝谏而不纳。以其为镇北将军,督江北军以防魏师进攻。刘备伐吴败还,而归途隔绝,黄权不得归,无奈之下率部降魏。被魏文帝所赏识,拜镇南将军,封育阳侯,加侍中,使同车陪乘。后领益州刺史,进驻河南。景初三年(239年),迁车骑将军、仪同三司。正始元年(240年),黄权去世,谥号“景”。",
|
|
|
|
|
sufei: "苏飞(生卒年不详),东汉末年人物,原为东汉末年荆州牧刘表的部将,任江夏都督。<br>苏飞与甘宁交好,但是数次向黄祖推荐都失败。甘宁决定投效孙权时助其逃离。后来甘宁率吴军攻破江夏,苏飞兵败被俘。孙权打算将苏飞处斩,但是因为甘宁用性命担保而赦免了苏飞。降吴后官至军都督。",
|
|
|
|
|
|
|
|
|
|
zhangchangpu: "钟会的母亲。《母夫人张氏传》:夫人张氏,字昌蒲,太原兹氏人,太傅定陵成侯之命妇也。",
|
|
|
|
|
xugong: "许贡是东汉末官吏。先后任吴郡都尉、太守,欲送密信给曹操,要曹操注意孙策,却被孙策发现而被杀。许贡生前招揽了一些门客,当中有三人不忘故主,千方百计想要手刃仇人。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广陵太守陈登派人秘密联系孙策治下的山贼余党,企图颠覆孙策在江东的统治。孙策决定讨伐陈登,行军到丹徒时,许贡门客终于找到了机会。因为孙策有单骑出猎,在野外思考的习惯,三门客趁孙策轻装外出打猎时,放冷箭射中孙策面颊。这些门客后来在与孙策的搏斗中,被赶到的侍卫杀死。孙策此后因为伤口感染,并且俊美的容貌被毁,终于不治身亡,去世时年仅26岁。",
|
|
|
|
|
mangyachang: "南蛮王孟获的部将,使一口截头大刀,骑一匹黄骠马。率军与蜀军交战,战败王平。后被平北将军马岱斩杀。只出现在《三国演义》里,正史中无此人。",
|
|
|
|
|
xushao: "许劭(150年—195年),字子将。汝南平舆(今河南平舆县射桥镇)人。东汉末年著名人物评论家。据说他每月都要对当时人物进行一次品评,人称为“月旦评”。曾任汝南郡功曹,后南渡投靠扬州刺史刘繇。刘繇被孙策击败后,许劭随其逃往豫章郡,并在豫章去世。",
|
|
|
|
|
zhangwen: "张温(193年—230年),字惠恕,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少修节操,容貌奇伟。孙权召拜议郎、选曹尚书,徙太子太傅。黄武三年(224),以辅义中郎将身份出使蜀汉,孙权原先害怕诸葛亮会有意留难张温,但张温不担心。在呈上蜀汉朝廷的文书刻意称颂蜀汉,以表明和解的诚意,重建两国关系。他在蜀汉表现出色,得蜀汉朝廷重视。回东吴后不久,被调进豫章的军队,事业上再无进展。孙权一方面介怀他出使蜀汉时称颂蜀汉,又嫌他声名太盛,恐怕张温不会尽忠地由他任用。当时正好碰上暨艳事件,暨艳是张温引荐的臣子,但他滥用职权,升迁评定等只看自己喜恶。事件被揭发后暨艳及同党徐彪都自杀。孙权见此,于是以张温与暨艳、徐彪等人多有来往而下罪张温,后更将张温发还到家乡吴郡。将军骆统曾上书为张温辩解,但孙权不理会。六年后,张温病逝。",
|
|
|
|
|
lisu: "李肃(?-192年),五原(治今内蒙古包头西北)人。永汉三年四月,司徒王允、尚书仆射士孙瑞、卓将吕布共谋诛卓。是时,天子有疾新愈,大会未央殿。布使同郡骑都尉肃等、将亲兵十馀人,伪著卫士服守掖门。布怀诏书。卓至,肃等格卓。卓惊呼布所在。布曰“有诏”,遂杀卓,夷三族。后卓女婿中郎将牛辅典兵别屯陕,分遣校尉李傕、郭汜、张济略陈留、颍川诸县。卓死,吕布使李肃至陕,欲以诏命诛辅。辅等逆与肃战,肃败走弘农,布诛肃。",
|
|
|
|
|
xinpi: "辛毗(生卒年不详),字佐治,颍川阳翟人。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原居陇西(郡治在今甘肃临洮县),东汉光武帝建武年间,其先人东迁。当初,辛毗跟随其兄事袁绍。曹操任司空时,征召辛毗,他不受命。官渡战后,辛毗事袁绍的儿子袁谭。公元204年,曹操攻下邺城,上表推荐辛毗任议郎,后为丞相长史。公元220年,曹丕即皇帝位,以辛毗为侍中,赐爵关内侯,后赐广平亭侯。魏明帝即位,封辛毗颍乡侯,食邑三百户,后为卫尉。公元234年,诸葛亮屯兵渭南,司马懿上表魏明帝。魏明帝任辛毗为大将军军师,加使持节号。诸葛亮病逝后,辛毗返回,仍任卫尉。不久,逝世,谥肃侯。",
|
|
|
|
|
|
|
|
|
|
liuzan: "字正明,会稽长山人人,曾任左护军,有两子:留略、留平。少为会稽郡吏,曾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后被东吴大将凌统所引用,任屯骑校尉。吴五凤二年(公元255年)留赞任左护军,随孙峻征淮南,因病撤军,被魏将蒋班围困于道,力战而死,时年73岁。",
|
|
|
|
|
zhujun: "朱儁(?-195年),字公伟。会稽郡上虞县(今浙江绍兴上虞区)人。东汉末年名将。朱儁出身寒门,赡养母亲,以好义轻财闻名,受乡里敬重。后被太守徐珪举为孝廉,任兰陵令,颇有治绩。再升任交州刺史,以家兵五千大破叛军,平定交州。战后以功封都亭侯,入朝为谏议大夫。光和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朱儁以右中郎将、持节平定三郡之地,以功进封西乡侯,迁镇贼中郎将。又率军讨平黄巾,“威声满天下”。中平二年(185年),进拜右车骑将军,更封钱塘侯。后为河内太守,击退进逼的张燕。权臣董卓秉政时,想任朱儁为副手,遭其婉拒。其后出逃荆州,更屯军中牟,徐州刺史陶谦等欲推举他为太师,并传檄各州牧伯,相邀讨伐李傕、奉迎天子。但朱儁却奉诏入京任太仆。初平三年(192年),升任太尉、录尚书事。兴平元年(194年),行骠骑将军事,持节镇关东,因故未成行。兴平二年(195年),李傕与郭汜相互攻杀,郭汜扣留朱儁作为人质。朱儁性格刚烈,即日发病而死。",
|
|
|
|
|
liuhong: "汉灵帝刘宏(157年,一作156年-189年5月13日),生于冀州河间国(今河北深州)。东汉第十二位皇帝(168年-189年在位),汉章帝刘炟的玄孙。刘宏早年世袭解渎亭侯。永康元年(167年)十二月,汉桓帝刘志逝世,刘宏被外戚窦氏挑选为皇位继承人,于建宁元年(168年)正月即位。刘宏在位的大部分时期,施行党锢及宦官政治。他又设置西园,巧立名目搜刮钱财,甚至卖官鬻爵以用于自己享乐。在位晚期,爆发了黄巾起义,而凉州等地也陷入持续动乱之中。中平六年(189年),刘宏去世,谥号孝灵皇帝,葬于文陵。刘宏喜好辞赋,作有《皇羲篇》、《追德赋》、《令仪颂》、《招商歌》等。",
|
|
|
|
|
wangrong: "汉灵怀皇后王荣(?~181年),赵国邯郸(今河北邯郸市)人。五官中郎将王苞孙女,汉灵帝刘宏妃子,汉献帝刘协生母。初以良家子选入掖庭,封为美人,服侍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生下陈留王刘协,惨遭灵思皇后毒杀。王荣死后,汉灵帝曾作《追德赋》、《令仪颂》。永汉元年(189年),其子刘协即位,是为汉献帝,追谥灵怀皇后,葬于文昭陵。",
|
|
|
|
|
hanfu: "韩馥(?—191年),字文节,颍川郡(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年的诸侯,冀州牧。韩馥担任过东汉的御史中丞,之后被董卓举荐为冀州牧;在各诸侯起兵讨伐董卓时,韩馥也是其中之一的参与者。韩馥与袁绍也曾经有意立刘虞为皇帝。当时冀州民殷人盛,兵粮优足,于是袁绍便用计夺取冀州,韩馥被迫投靠张邈;之后张邈与袁绍的使者见面,韩馥以为是要来杀害自己的,于是在厕所中以刻书用的小刀自杀。",
|
|
|
|
|
zhaozhong: "赵忠(?—189年),安平人,东汉末年宦官,赵延之兄。桓帝、灵帝时,历为小黄门、中常侍、大长秋、车骑将军等职,封都乡侯。在职时以搜刮暴敛、骄纵贪婪见称,灵帝极为宠信,常谓“赵常侍是我母”。中平六年(189年),何进谋诛宦官,事泄,他和其余几个常侍设计伏杀何进,袁绍、袁术等人闻何进被杀,入宫杀尽宦官,后捕杀赵忠。",
|
|
|
|
|
caosong: "曹嵩(?—194年),字巨高,沛郡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东汉大臣,大长秋曹腾的养子,曹操之父亲。门荫入仕,历任司隶校尉、鸿胪卿、大司农,位列九卿,位高权重。中平四年(187年),靠着贿赂中官,出任太尉,位列三公。中平五年(188年),受累于黄巾之乱,坐罪免官。兴平元年(194年),投奔兖州牧曹操,遇害于徐州。延康元年(220年),追尊魏国太王。曹魏建立后,追尊皇帝,谥号为太。",
|
|
|
|
|
liangxing: "梁兴(?-212年),武威郡姑臧人也,东汉末年凉州军阀之一。与张横、贾诩、段煨是同乡,曾斩杀李傕。建安十六年,同韩遂、马超联合,起兵反抗曹操。梁兴率步骑五千夜袭曹军先头部队徐晃,被击退。联军战败后,梁兴逃到蓝田,劫掠周围郡县。夏侯渊进攻蓝田联合郑浑征讨梁兴,梁兴战败,不知所终。",
|
|
|
|
|
zhangmiao: "张邈(?-195年),字孟卓,东平寿张(今山东东平县)人。东汉大臣、名士,“八厨”之一。举孝廉出身,授骑都尉,出任陈留太守。参与讨伐董卓,参加汴水之战,归附于曹操。兴平元年(194年),趁着曹操讨伐徐州牧陶谦,联合陈宫发动叛乱,迎立吕布为兖州牧。受到曹操讨伐,兵败投奔徐州牧刘备。兴平二年,张邈向袁术借兵途中,被部下所杀。",
|
|
|
|
|
duanwei: "段煨(?~209年),字忠明,武威郡姑臧(今甘肃省武威市)人也。东汉末年将领,东汉太尉段颎同族兄弟,与太尉贾诩、张济、宣威侯张绣乃是同乡。原为董卓帐下将领,奉命屯兵华阴,勤劳农业。兴平二年(195年),迎接汉献帝刘协东归洛阳,供给衣食补给,与护驾将领杨定不和,引发激战十余天,听从汉献帝刘协劝解。东汉建安三年(198年),攻打黄白城,击杀李傕,夷其三族,封为镇远将军、闅乡亭侯、北地太守,累迁大鸿胪、金光禄大夫。建安十四年(209年),寿终正寝。",
|
|
|
|
|
zhangheng: "张横,生卒年不详,武威郡姑臧人,东汉末年凉州军阀之一。与梁兴、贾诩、段煨乃是同乡。建安三年(198),张横与梁兴、段煨等斩杀李傕。十六年(211),同韩遂、马超联合,起兵反抗曹操,兵败后不知所终。",
|
|
|
|
|
wenqin: "文钦(?~258年),字仲若,沛国谯郡(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曹操部将文稷之子。魏明帝太和年间文钦任牙门将、五营校督,后拜庐江太守、冠军将军,嘉平元年(249年),曹爽及其同党在高平陵之变中被杀,文钦心中不安,执政的司马氏集团为了安抚文钦,升其为前将军、扬州刺史,任职期间结交镇东将军毌丘俭。击退吴国太傅诸葛恪进攻,取得一定战果。正元二年(255年),文钦与镇东将军毌丘俭在扬州起兵讨伐司马师,兵败后投奔吴国,被封为镇北大将军、幽州牧,封谯侯。甘露二年(257年),文钦随吴军援救起兵反抗司马氏的诸葛诞,此后因被司马昭大军围困,军情告急,文钦与诸葛诞本就有矛盾,对文钦日益不满的诸葛诞遂将文钦杀死。淮南平定之后,文钦遗体被其二子收敛安葬。",
|
|
|
|
|
qiuliju: "丘力居,东汉末年的辽西乌丸大人。拉拢中山太守张纯反叛东汉,寇略青、徐、幽、冀四州,杀略吏民。死时认为儿子楼班年幼,于是让从子蹋顿总摄三王部。",
|
|
|
|
|
liuba: "刘巴(?-222年),字子初,荆州零陵郡烝阳县(今湖南省衡阳县、邵东县一带)人,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蜀汉时期官员、名士。刘巴少知名,荆州牧刘表多次征用推举,刘巴均不应就。曹操征伐荆州,荆州士人多归刘备,刘巴却北上投靠曹操。后受曹操命令招降荆南三郡,不料先为刘备所得,刘巴不能复命曹操,遂远至交趾,又辗转进入益州。刘备平定益州后,刘巴归附刘备,为左将军西曹掾,法正死后接任尚书令。章武二年(222年)去世。刘巴博学多才,为刘备解决入蜀后的财政困难问题,又与诸葛亮等共制蜀汉的法律文件《蜀科》。为人简朴清高,退无私交,曹魏大臣陈群甚敬重之。所著录于《刘令君集》。",
|
|
|
|
|
pengyang: "彭羕(184年-220年),字永年,广汉(今四川广汉北)人。东汉末年官吏。彭羕起初在益州任书佐,但后来其他人向益州牧刘璋诽谤他,刘璋于是以“髡钳”(剃去头发和胡须,并戴上刑具)处罚他,并且贬奴隶。此时刘备入蜀,彭羕想投靠刘备,于是去见庞统。庞统和他会面后很欣赏他,而法正亦很清楚彭羕,于是二人共同向刘备推荐彭羕。刘备多次命令彭羕传递军情和指示给诸将,表现都十分满意,日渐被赏识。刘备入主益州,领益州牧后就任命他为治州从事。彭羕见此,又变得嚣张自矜,诸葛亮对他礼待但心中并不喜欢他,多次密告刘备,说彭羕“心大志广,难可保安”。刘备见诸葛亮这样说,决定疏远彭羕,又观察他行事,于是贬他为江阳太守。彭羕见将被派往外地,心感不悦,与马超见面时又曾对他说“老革荒悖,可复道邪!”“卿为其外,我为其内,天下不足定也。”马超听后大惊,彭羕走后以他的说话告发彭羕,彭羕于是被收监下狱。最后彭羕被处死,死时三十七岁。",
|
|
|
|
|
dongxie: "董卓之女,牛辅之妻。在《三国群英传》中名为董宜,在电视剧《三国群英会之吕布与貂蝉》中名为董媛。",
|
|
|
|
|
caoanmin: "曹安民(?-197年),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字安民。东汉时期人物,曹德之子,曹操之侄,曹昂的堂兄弟,曹丕的堂兄,死于宛城之战。按曹丕《典论》记载的“亡兄孝廉子脩、从兄安民遇害。”等情况来看,安民应该是曹操侄子错不了,曹丕是他们属于兄弟关系肯定不会弄错。另外从典论的记载来看安民是和子脩并提的,子脩是曹昂的字,安民则肯定也是字不是名,至于三国志中记载则应取自曹丕之《典论》但陈寿又不知曹安民其名,故写为“长子昂、弟子安民”。",
|
|
|
|
|
dufuren: "杜夫人(生卒年不详),东汉末年至三国时人。有异色,原为吕布将秦宜禄之妻,生子秦朗。后为曹操纳为妾,又生曹林、曹衮、金乡公主。",
|
|
|
|
|
mifangfushiren: "麋芳(生卒年不详),字子方,东海郡朐县(今江苏省连云港市)人。汉末三国时期蜀国将领,刘备糜夫人的兄弟。麋芳本为徐州牧陶谦部下,曾被曹操表为彭城相。后来辞官,随刘备从徐州辗转至邺城、汝南、新野、长坂坡、江夏等地,奔波多年。傅士仁(生卒年不详),字君义,幽州广阳郡(今北京市)人,刘备手下将领。受到刘备的重用,但被关羽轻慢。<br>刘备称汉中王时,糜芳为南郡太守,但受到关羽的轻慢。后来,因未完成供给军资的任务而被关羽责骂,心中不安。吕蒙袭取荆州时,将已经投降的傅士仁展示给糜芳,麋芳于是选择投降,导致关羽兵败被杀。此后,在吴国担任将军,并且为吴征伐。",
|
|
|
|
|
tongyuan: "童渊,字雄付,武术名家,与并州李彦是结拜兄弟,两人均师承义父玉真子,两人分别娶了河北颜家的两位大小姐颜云、颜雨。童飞之父,有张任、张绣为入室弟子,晚年收赵云为关门弟子,传其毕生所学。其成名技为“百鸟朝凤枪”。童渊是南方苏州评话三国中的原创人物,在历史中以及《三国演义》中并不存在。",
|
|
|
|
|
//zhangning:'张宁,东汉末年大贤良师张角的女儿。自幼学习太平道法,掌握天地法则。',
|
|
|
|
|
xinping: "辛评(?-204年),字仲治,颍川阳翟人,东汉末年人物。曹魏卫尉辛毗之兄。原是韩馥部下,韩馥逃亡后转而辅佐袁绍。袁绍死后,辛评、郭图欲立袁谭为主,与审配等不和。后来曹操破邺,其弟辛毗在城下劝降。审配怒遣手下将辛评全家杀害。",
|
|
|
|
|
hanmeng: "韩猛,又名韩若、韩荀、韩泣(上荀下大) ,东汉末年袁绍帐下名将,或与《曹瞒传》所言韩莒子为同一人。公元200年,官渡之战爆发。袁绍派遣韩猛劫掠曹操军的西道,被曹军部将曹仁击破于鸡洛山。袁绍又派韩猛前去运送粮车,因为轻敌被曹军部将徐晃、史涣击退。",
|
|
|
|
|
yanfuren: "《三国志》中东汉末年著名武将吕布有一妻子,但姓名未载于史书,或为魏续的姐妹魏氏。在李傕郭汜之乱期间曾受困,幸亏被庞舒所救,私藏于府中而得以幸免。吕布被曹操围困时,反对陈宫的计谋,导致了吕布的失败。《三国演义》中,姓严,通称严夫人,和吕布生有一女欲嫁于袁术之子,未果,吕布失败后与其女一同送往许昌。",
|
|
|
|
|
haomeng: "郝萌(?-196年),东汉末年吕布帐下名将。建安元年(196年),郝萌在袁术的怂恿下反叛吕布,曾一度打得吕布躲入厕所。后来,被吕布部将高顺所阻,其部将曹性临阵反叛,最终被高顺所杀。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吕布被围下邳时,郝萌护送许汜王楷回城时,被张飞擒获,被曹操所杀。",
|
|
|
|
|
licaiwei: "李采薇,生卒年不详,汉末将领庞德之妻,庞会之母。襄樊之战时,庞德任先锋,随于禁率军增援驻守樊城的曹仁。出战前,他将妻子李采薇与年仅六岁的儿子庞会叫来面前,对李采薇说:“吾今为先锋,义当效死疆场。我若死,汝好生看养吾儿。吾儿有异相,长大必当与吾报仇也。”李采薇闻言,与儿子痛哭送别庞德。她知道丈夫已下定决心,若无法胜利归还则必当战死沙场,绝不会投降求生。其后前线果然传来消息:魏军全军覆没,于禁投降,庞德誓死不降被关羽所杀。其子庞会自幼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成年后,庞会性格勇烈,有先父之风。他多次立下战功,深受魏文帝曹丕的喜爱。后来庞会随钟会、邓艾伐蜀,成都城破之后,尽灭关氏家以报父仇。",
|
|
|
|
|
yanrou: "阎柔(生卒年不详),燕国广阳(今北京市附近)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年少时曾被乌丸、鲜卑俘虏,后来却得到他们的信任。刘虞死后,阎柔被鲜于辅等推举为乌丸司马,联系鲜卑为刘虞报仇,和公孙瓒对抗。在官渡之战时归曹操,拜护乌丸校尉,对曹操讨伐乌丸有功,赐爵关内侯。曹操待其如子,曹丕也视其如亲兄弟,阎柔坐镇北方,统帅幽州兵马,抗击胡人的入侵。曹丕即位后,阎柔被拜为度辽将军。",
|
|
|
|
|
qinyilu: "秦宜禄(?—200年),并州云中郡云中县人(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古城镇)。东汉军阀吕布的部将。吕布战败后归降曹操,后为张飞所杀。",
|
|
|
|
|
fengfang: "冯方,其字不详,司隶人。初掌校事,监察京师及周边地区,刺探文武百官秘事。十常侍之乱后,董卓进京,掌控朝政。冯方认为他胸怀不臣之心,于是弃官携女儿冯妤至江南避祸。其后董卓果然乱政,京师之地生灵涂炭,更将洛阳付之一炬。冯方因其先见之明得以保全家人。<br>冯妤长大成人后,有倾国之貌。一日袁术登城观景,得见冯妤,心中非常喜欢,于是将其纳为夫人。冯方心忧自家女儿不谙世事,于是将可以让人更显妩媚的家传宝梳交给她,希望能借此使其获得袁术的宠爱。其后果然传来袁术偏爱冯夫人的消息,冯方因此宽心,接受了袁术的征辟,为其效力。然而好景不长,没过多久,冯妤自缢身亡的消息传出,冯方悲愤不已,弃官而走,自此销声匿迹。",
|
|
|
|
|
bianxi: "小说《三国演义》里的人物。汜水关守将,并州人氏。原是黄巾余党,后投曹操,拨来守汜水关。善使流星锤。在镇国寺设下伏兵欲谋害千里寻兄的关羽,但是寺中僧人普净暗示加以解救。最后被关羽斩杀。",
|
|
|
|
|
niufu: "牛辅,东汉末年武将,东汉相国董卓的女婿。曾任中郎将,征讨白波军,不能取胜。董卓被杀时,牛辅别屯于陕地。吕布派李肃前去征讨牛辅,被牛辅击败。后来,牛辅营中有士兵半夜背叛出逃,造成内乱,牛辅以为整营皆叛,于是带着金银珠宝,独与亲信胡赤儿等五六人逾城北渡河。赤儿等人以绳索系在牛辅腰间将其从城头放下,但赤儿等因为谋财而在离地面数丈高的地方就松开了绳子使得牛辅重重摔在地上腰部受伤,而后赤儿与诸胡人将牛辅斩首,将其首级送去长安。",
|
|
|
|
|
wangwei: "王威,东汉末年人。荆州刺史刘表部下将领,乃忠义之士。刘表亡后,刘琮投降曹操,王威向刘琮献计偷袭曹操,刘琮没有采纳。小说《三国演义》中,曹操表刘琮为青州刺史,使远离故乡,时只有王威追随,曹操复遣于禁追杀刘琮等人,王威亦于乱军中殉主。",
|
|
|
|
|
liyixiejing: "李异(生卒年不详),三国时吴将领,曾随陆逊大败蜀军。谢旌(生卒年不详),三国时期吴国名将,会稽(今属浙江)人。建安末,李异与谢旌率水陆三千,破蜀将詹晏、陈凤。刘备领兵攻孙权,李异与陆议等屯巫、秭归,为蜀将所破。黄武元年(222),陆逊破刘备于猇亭,他追踪蜀军,屯驻南山。建安二十四年,陆逊击败关羽后,遣李异、谢旌二人将水陆军三千,进攻蜀将詹晏、陈凤。李异率水军,谢旌率陆军,于险要之地设防,击败詹晏,生擒陈凤。其后进攻房陵太守邓辅、南乡太守郭睦,大破之。又攻秭归大姓文布、邓凯等所合夷兵数千人,大胜,文布、邓凯落荒而逃。在《三国演义》中,两人为孙桓麾下部将,皆有“万夫不当之勇”。刘备攻吴时,谢旌迎战张苞,不敌败走。李异接战,被关兴所斩。次日,谢旌于乱军中被张苞一矛刺死。",
|
|
|
|
|
shiyi: "是仪(生卒年不详),本名氏仪,字子羽,北海郡营陵县(今山东昌乐)人,三国时期吴国官员。仕东汉、东吴两朝,早年曾在本县营陵县及本郡北海郡任官,后在东吴历任骑都尉、忠义校尉、裨将军、偏将军、侍中、中执法、尚书仆射等官。先封都亭侯,后进封都乡侯。年八十一岁时病逝,死前要求节葬。",
|
|
|
|
|
sunlang: "孙狼(生卒年不详),东汉末农民起义军首领。建安二十三年(218)陆浑(今河南嵩县东北)县长张固发民服徭役,百姓惶俱,狼等乘机发动起义,杀县主簿,攻破县城,后南下投奔蜀将关羽。",
|
|
|
|
|
sp_jiaxu: "字文和,武威姑臧人。三国时期魏国著名谋士。曾先后担任三国军阀李傕、张绣、曹操的谋士。官至魏国太尉,谥曰肃侯。",
|
|
|
|
|
sunhuan: "孙桓(198年-223年),字叔武,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三国时期吴国建武将军。孙河第三子。仪容端正,器怀聪明,博学强记,能论议应对,孙权常称为“宗室颜渊”。初擢为武卫都尉。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参与由吕蒙指挥的袭击荆州行动,从讨关羽于华容,招揽关羽余众,得五千人以及大量牛马器械。黄武元年(222年),孙桓二十五岁,拜安东中郎将,跟随陆逊抗击进攻东吴的刘备。当时刘备率领众多兵众进攻,满山都是蜀军,孙桓奋战,与陆逊等协力击破蜀军。刘备兵败逃走,孙桓截击,“斩上夔道,扼要径”,差点生擒刘备。战后孙桓因功拜建武将军,封丹徒侯,督牛渚,修筑横江坞,期间逝世。",
|
|
|
|
|
guānning: "关宁,《三国演义》的虚构人物,为关定之子,关平的哥哥,学文。关羽前往冀州寻找刘备时曾居于关定庄,关定命关宁、关平二子出拜。后关羽同刘备回到关定庄时,关羽向刘备介绍关宁、关平二人,关定即提出让关平拜关羽为义父。",
|
|
|
|
|
mushun: "穆顺,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人物,男,东汉末宦官。献帝欲修书与国舅伏完,共谋图曹公。因顺为宦官中之忠义可托者,乃命顺往送书。顺藏书于发中,潜出禁宫,径至完宅,将书呈上。及完回书付顺,顺乃藏于头髻内,辞完回宫。然公闻信,先于宫门等候,顺回遇公,公喝左右,遍搜身上,并无夹带,放行。忽然风吹落其帽。公又唤回,取帽视之,遍观无物,还帽令戴。顺双手倒戴其帽。公心疑,令左右搜其头发中,搜出伏完书来。公见书大怒,执下顺于密室问之,顺不肯招。当晚将顺、完等宗族二百余口,皆斩于市。",
|
|
|
|
|
jsp_guanyu: "关羽,字云长。曾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吓得曹操差点迁都躲避,但是东吴偷袭荆州,关羽兵败被害。后传说吕蒙因关羽之魂索命而死。",
|
|
|
|
|
liuling: "刘伶(约221年-约300年),字伯伦,西晋沛国(治今安徽濉溪县西北)人,竹林七贤之一,中国魏晋时期作家,名士。<br>刘伶自幼便失去了父爱,因其父亲身材矮小,及至长大成人后,刘伶身高也不过六尺。魏齐王曹芳正始之末(249年),刘伶已成为当世名重一时的名士,并且常与嵇康、阮籍、阮咸集会于山阳竹林之下,饮酒赋诗,弹琴作歌。晋武帝司马炎泰始初年(265年)前后,曾做过一段时间的建威参军,不久朝廷下诏,入宫中策问。他大谈老庄,强调无为而治,非但没有得到重用,反而连参军之职也被罢免了,从此再无仕进。晋惠帝司马衷永康元年(300年)前后,以寿而终。<br>刘伶有“品酒第一人”的美称,也被酒行业传颂至今,后人以古瀑河边上的井水酿酒,还取刘伶墓地的黄土垒成窖池酿酒,为了纪念刘伶,当地百姓也将“润泉涌”更名为“刘伶醉”。其传世作品仅有《酒德颂》《北芒客舍》两篇,其中《酒德颂》所表现出的藐视一切存在的气概,敌视礼教之士的反抗精神,既高扬了人格的力量,批判了当时的黑暗政治,同时也抒发了压抑的愤世之情,充满了浪漫色彩,气魄豪迈,用辞又骈偶间行,有无意追求而自至的特点,对后代影响极大。",
|
|
|
|
|
};
|
|
|
|
|
|
|
|
|
|
export default characterIntro;
|